文章作者:参北斗 转自汇编网:http://www.asmedu.net/news.jsp?index=293
才看过《士兵突击》不久,里面的细节常常勾起我重温的冲动并成为我细细思考的驱动力。
《士兵突击》不可思议的、让人毫无防备的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在我看来,它不仅成功的拨开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为我们每一个人拨开了另一个更加鲜亮耀眼的世界。
毫无疑问,《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感染并激励着很多人,就是因为它直接间接的向外、向我们传达了太多太多能够为少数人认识而又为大多数接受的、近似于真理的东西,这样说,有些人会认为太过煞有介事——但至少,在看过这部电视剧之后,我们应该开始试着最大限度的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试着重新解读一些我们价值观体系中对一些概念的固有的认知,并由此试着开启我们人生的另一扇门。
它是单纯的一部讲述中国军人军旅生涯的电视剧吗?
当然不是。
生活,一如既往,这样纷繁复杂着复杂纷繁,很多事物都不可能严格的定性或者说定位。只因为生活的真理,一如既往,这样简单明了着明了简单,很多事物都因其互相之间的枝枝蔓蔓彼此共享着说不尽理不全的所谓真谛。
《士兵突击》里的每一个平常到平凡的兵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从事于各行各业在任何一个时代生存生活的平凡到平常的人;而其中所讲述的每一个细密多情到令人震颤的故事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那不时让人有情无情到无法自拔的琐事啊!
它是一部讲述成长和存在意义的电视剧,以极其鲜亮、激昂、生动的方式诠释着,犹如六月的阳光,执拗而纯净,热情而圣洁,和风一起掠过广袤的田野,留下一地成熟。
许三多的人生经历在现实世界的现实性
说到这个,我不禁想起了在看《士兵突击》的过程中,尤其在看前面的几集时,我也和三连五班的李梦、薛林、老魏一起嘲笑许三多的“许木木”,甚至我还在闲暇时向朋友表达过我的疑问——像许三多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多的机会让他成为“许三多”;没有任何一个环境能够给他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他可能拥有这样的的经历,诸如此类等等等等——然而,看完该剧,看到所有的人都演绎完自己的角色,看到“王团长”略带玩笑的纠正“许三多”的军姿,看到“许三多”满脸不屈的抡起铁锤砸向“史今”把持的钢钎,看到“老马”涂抹着泪水而低垂的身影匆匆远离的饱含深情厚谊的军礼,看到“史今”依偎在“连长”的身旁嘴里抿入一颗“大白兔”时的满面泪水,看到“伍六一”偎在病床上除了悔恨还有快慰的哭泣,看到“袁朗”坐在山坡上开始讲述十年前的往事,看到 “成才”搂着受伤的“许三多”露出获得“袁朗”及队友的认可而欣慰的笑容,我便开始试着改变自己的看法,或者说开始强迫自己从新开始思考这部作品所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我想,每一个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有过这种所谓思想斗争吧。这些完全可以阻止我们再去思考上面所说的“许三多的人生经历在现实世界的现实性”,如果再一味的去思考这样的话题,我想,我们是多么的可笑——至极,因为这种思考只能让我们离真正解读这部电视剧的精神越来越远。
什么是耐得住寂寞
在军队中,除了边防驻地,我想,可能再也没有比三连五班所守卫的驻训场更加幽暗乏味的岗位了。这种幽暗乏味在用啤酒扑克吞噬者老马、李梦、薛林和老魏的生命,懒散无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不二状态。显然,他们是寂寞的,世界上最寂寞的一群人,但是更显然他们是耐不住寂寞的一群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开始解读“耐得住寂寞”。真正的所谓“耐得住寂寞”,除了要能够经受住寂寞的压抑烦恼折磨,还应该能够在寂寞的内心氛围外界环境下有所作为,创造价值,体现价值,不然就真的只有寂寞了。
所以说,如果能够排除老马,那至少李梦他们不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如果愿意,我想你能够从他们手中的扑克牌中看到他们心中的无奈与焦躁,你能够从他们顽皮的把戏中看到他们状态的无聊与放纵,你能够从他们满是嘲讽的脸庞上看到他们失落的自卑与挣扎。
对以上说法,《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就是最好的人证,而他在驻训场修的那条使每一支军演完毕的部队都宁肯绕道也要来此停歇修整的路就是最好的物证。
当然,许三多有可能不愿意出庭作证,甚至不认为自己应该作为“耐得住寂寞”的证人,因为许三多来到部队,在三连五班,修路是他接受的第一个上级命令,他是如此欣然的开始,坚持,完成了整个修路过程;此外,他在那段人生中也没有真切的体会过寂寞,而唯一可以说明许三多当时也可能是寂寞的,完全是因为剧中的画外音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信息——许三多的这些感想,是一种回忆反思描述,而在回忆反思时的许三多更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修路时的许三多了。
又:
寂寞。“寂寞”的反义词是什么?有人说是“热闹”,有人说是“喧嚣”,有人说是“满足”,都有道理,尤其是“满足”,而我更愿意说是“充实”。注意,生活是充满诡辩的。在这里,既然一个人不想寂寞,那么他就是向往充实的,那怎样才能不寂寞而充实呢?自然是做一些该做的想做的事,有所作为,改变自己,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充实的理解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耐住了寂寞,然而生活之诡辩骤现——因为你的有所作为而使自己变得充实,不再寂寞,又何谈所谓“耐得住寂寞”呢?苍天弄人。
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
高城: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们就是钢七连!
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为什么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们就是钢七连了?我想,中国汉语文字的魅力尽在于此了吧。如果光从字面的意义理解,任何一个懂得汉语的人都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在这里,我们要解读的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具体含义和现实意义。
笼统地说是不抛弃别人,不放弃自己;不抛弃外界环境,不放弃做人处事原则;再具体一点说是不因祸福而抛弃人之道义本性,不因利害而放弃生之真理原则。
不抛弃不放弃当然不是一味的毫无抛弃无所放弃,恰恰相反,我们常常要为这种不抛弃不放弃而抛弃放弃很多,所谓有得必有失。但是,得失之间,取舍之道。我们要时刻对自己应该抛弃放弃什么,不应该抛弃放弃什么而有自己的明确的理性认知,甚至说,这种理性认知最好再上升为一种感性认知,让它渗入自己的潜意识。
从另一个角度说,不抛弃不放弃是自己对他人价值的一种肯定,对自己价值观的一种肯定,对自身对于现实世界认知的一种肯定。如果没有这种肯定,那么我想,一个人空虚浮躁迷茫的日子会很长,孤独无助面对失败的机会会很多,消沉恐惧一蹶不振的可能性会很大。
初来三连五班,许三多面对人生的新篇章——从农村学生变为一名列兵——以修一条路的方式来诠释他的不放弃,以用严格的军规军纪要求自己和不放弃的行动而在无形中感染战友的方式来诠释他的不抛弃。可能有人会说,许三多那时根本没有什么“不抛弃,不放弃”的意识,至少在他进入钢七连之前,在他的脑海中是没有这种认知和概念的,是,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说他没有这种精神,虽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并且在我看来尽管有很多东西之所以能够被人们传说,是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它,把它用语言的方式提炼——概念化了,但这丝毫不能否定在概念化之前它便已经存在了。就像我们看到的,在没有进入钢七连之前,许三多已经在用自己的行动开始为观众传达“不抛弃不放弃”了,即便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除此之外,关于不抛弃不放弃,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在《士兵突击》中,谁知道不抛弃不放弃。
浅浅的说一下吧,一家之言。
我认为:
许三多更多的时候是这个精神的载体,因为他往往是在自己做了,并被人揭示认可之后,才开始解读“不抛弃不放弃”,开始解读自己,开始真正吸收,成长。
老马不知道。因为他在放纵自己进行着最大限度的对别人的放纵。只是不凡的阅历和高尚的道德在驱使老马安于驻训场的军旅生活。而当他开始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复原的时刻也同时到来,而此刻他已经真正知道人该怎么活了,毫无疑问。可以猜想——让他头也不回的跑向离开军营战友的汽车的动力,除了对于深情厚谊的难以割舍,还有对前路的美好憧憬与坚定信念吧!
高城不知道。虽然,这个口号在高城的嗓子里喊出过最宏亮的声音,但是我不认为他真正理解了这句话,或者说,他的理解在现在看来有些古老干瘪,在他的脑海中“不抛弃不放弃”只是“优秀”的另一种表达,只是传统的一种顽守,历史的一种自豪。恰恰是在钢七连接受整编,人去楼空的时候,高城的失落感导致自己的感情寄托需求膨胀,使他能够也愿意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许三多所承载的东西——不抛弃不放弃。也是在这时,他开始认同许三多,开始认同许三多的现在、未来、甚至从前,送给许三多的音响和临别的恋恋不舍就是证明,“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的理解就是证明,当然还有后来在驻训场的对话中我们也能够体会这种认可和情感。
伍六一不知道。他和高城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各方面,正面侧面各角度。
成才不知道。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成为优秀”和“实现理想”,没有给“不抛弃不放弃”任何空间。在剧中,成才无疑是很优秀的一个兵,而之所以把成才作为许三多的“参照物”,除了要鲜明主题之外,我想创作者也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向大众传达我们长期以来认同崇尚的“优秀”的缺陷与苍白。在现代社会,新的时代,它缺乏人性本真的硬伤开始凸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整部电视剧最后,成才明白了“不抛弃不放弃”,并获得战友的认可,使故事少了几分遗憾,多了几分欣慰,并且也昭示了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真理是能够被接受的。
史今知道,袁朗知道,但是他们两个的“知道”不是一个层次的。史今更大程度上有承诺的驱动混杂在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理念的坚定中。史今在许三多的成长中也在逐渐认识并享受这种精神食粮给一个人带来的快慰。袁朗则不同,至少在他的意识中,对于这个理念的内涵的认知要比史今更加丰富,更加接近根本,他的做法和言语往往呈现出一种玩味自如的架势,握住真理一般的毫无顾忌。二人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同时享受到了这种认知给他们带来的快慰。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史今和袁朗再明了,再伟大,如果没有许三多,他们的形象也不会如此伟岸,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如此多情灿烂。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必须遇到一个机会,让他的人格得到发挥与升华——许三多,就是史今和袁朗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史今和袁朗成就了许三多,许三多也成就了史今和袁朗。是史今为许三多的承诺和牺牲,让史今自己更加高大起来;是袁朗对许三多的认可和容忍,让袁朗自己更加魅惑起来。
看到地里的麦子努力的成长,从青葱到金黄,从轻飘到沉甸甸,那种欣喜也如同成熟的麦子一样的自然而然。刚才看了一篇文章,有人说这是农耕语言,那就是吧,农耕语言多么形象,具体,美妙自然!
其实,《士兵突击》中也不乏这样的语言表达。老马说“做人要有目标感!”;成才说,他就是太有目标感了,于是自己“像一个电线杆子,砍掉了所有的枝蔓”;史今说“每个人心中都开着美丽的花,自己要努力除草,让自己的花开得更美”。他们也是在用所谓的农耕语言来诠释着自己的认知,以启迪成长。但是许三多始终没有这样的表达,即使是画外音里面都没有,他也不会,但是他的人生做得很好,比说得好得多。这让我想到了孔子说的“敏于行而纳于言”,想到了庄子中提到的那个人生至问:“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答案是:“无思无虑则知道,无处无服则安道,无从无道则得道。”这个答案正是许三多做的。
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命运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如果是很大,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面貌,人们往往会把它们称作机会或机遇。
不幸的是,往往人们即使已经作出了选择,貌似抓住了机会,但接下来还是无所适从或是毫无成就。为什么?我想说其中的一点,那就是大多数人把“机会”一味的在当作“机会”看待,而没有把他们真正放入自己的世界中,也就是说没有把选择之后的境遇当作是自己的命运,或者说责任、价值的所在,成长、发挥的空间。
《士兵突击》里说“人在最绝望的时候才会尽最大的努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有多少次面临绝望的境地?而当真正面临最绝望的时刻的时候,你是否真的能够尽最大的努力,还是会屈从于现实,荒了人生,无法实验,无法证明。那么,我们就应该时刻以这种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所谓不拘小节。“当初看似抓住的救命稻草,到最后其实抓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这是高连长对许三多的评价,也许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该存在这种精神,努力做好能做的,少些杂念,多些执着,时时刻刻扼住命运的咽喉。当然这是一种超级理想的精神状态,但至少应该把它列入你的思想意识形态当中,指导你的生活,驱动你的人生。
机会只在你面临选择的时候现身,而当你做出了选择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汇入命运的河流。
活着是为了什么
对于这个话题,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常说的“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就是一个回答。看似一种“白痴”的逻辑——很多人初始听到这句话,都有这样的感觉。不想,很多东西是只能意会的,万言难详的道理只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描述,未免肤浅可笑。但只要你肯思索,一定能够从中体味出它的真实含义。在这里,我想说,文艺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话筒,它还应该是一个平台,一个作品中的角色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这样,观众的思考和认知也会慢慢成为文艺作品的一部分同文艺作品本身共同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并且这个过程也是文艺作品真正意义开始体现的开始。
那天一个朋友就问了我这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不无调侃。我说:“为了吃饭。”他又问:“那吃饭是为了什么?”——继续调侃。我说:“为了活着。”他开始不解,略带无奈的表情告诉我他认为我是在捉弄。当然,“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为了吃饭”,除了酒足饭饱之外,还有更多的关于物质生活的东西在里面。同样,我所说的“吃饭是为了什么”的“为了活着”也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一个封闭逻辑而存在。它里面也应该有除了“为了吃饭”的“活着”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富于其中。而最基本的最笼统的说法应该是关于“承担责任、体现价值、获得认可”的很多无法具体的诸如此类的事物。并且,它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逻辑,更应该是一个不断拓展延伸的螺旋上升逻辑。
真正的生活并不是一个分步式循环。如果是,那就很容易陷在“为了吃饭”那里,不见森林只见树木到无法自拔。满足物质需求的努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拼搏应该并行推进,因为谁的人生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标示后者的开始和前者的结束。
只浅浅的看过一遍《士兵突击》,述说上面的文字的过程,也成为我再一次体味它的过程。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通过对“不抛弃不放弃”的解读——开始试着启发我们去重新审视、思考和体验。
[培训]内核驱动高级班,冲击BAT一流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周日13:00-18:00直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