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我在研究自制操作系统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从16位实模式切换到32位保护模式,网上的资料比较少,讲得也不是很详细,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解决方案。
请参考: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现代CPU有三种工作模式:实模式、保护模式和虚拟8086模式。CPU在加电后自动进入16位实模式,在主引导记录MBR加载特定的操作系统后,由操作系通经过一些设置切换到32位保护模式。
以WIN7为例,首先由MBR载入启动管理器bootmgr,在bootmgr中进行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切换,随后装载winload.exe,然后通过winload.exe加载Windows7内核,从而启动整个Windows7系统。
从实模式切换到保护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在16位实模式下的中断由BIOS处理,进入保护模式后,中断将交给中断描述符表IDT里规定的函数处理,在刚进入保护模式时IDTR寄存器的初始值为0,一旦发生中断(例如BIOS的时钟中断)就将导致CPU发生异常,所以需要首先屏蔽中断。
屏蔽中断可以使用cli
指令:
屏蔽中断后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切换到保护模式的过程了。首先我们要完成GDT的初始化,这也是整个切换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
32位保护模式下的地址计算方式和16位实模式不一样,16位保护模式支持20位的寻址,物理地址等于段地址 * 16 + 偏移地址
,其中段地址可以通过段寄存器获得,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都是16位。
在32位保护模式中,段与段之间是互相隔离的,当访问的地址超出段的界限时处理器就会阻止这种访问,因此每个段都需要有起始地址、范围、访问权限以及其他属性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合在一起叫做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总共需要8个字节来描述。但Intel为了保持向后兼容,将段寄存器仍然规定为16-bit,显然我们无法用16-bit的段寄存器来直接存储64-bit的段描述符。
解决的办法是将所有64-bit的段描述符放到一个数组中,将16-bit段寄存器的值作为下标来访问这个数组(以字节为单位),获取64-bit的段描述符,这个数组就叫做全局描述符表(Global Descriptor Table, GDT)。
上面这个就是64位段描述符的具体结构,包括段起始地址Base,限长Limit,Access Byte和Flags都是访问权限,结构如下:
Access Byte和Flags各项的解释,我直接复制OS Dev)了,更详细的解释可以参考《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这本书的11.3节:
Flags区域中空余的2位其中一位是给64位CPU使用的,这里我们置为0即可,另一位是留给用户软件使用的,CPU并不会使用。
GDT可以通过LGDT指令加载,加载后GDT的地址和大小被保存到了GDTR寄存器:
LGDT指令的操作数为6字节的数据,2个低位字节为GDT的大小减一,减一的原因是Size的最大值是65535,而GDT最多可以有65536字节(最多8192项)。4个高位字节为GDT的32位地址。
我们可以在汇编代码中定义GDT并用LGDT指令加载GDT,然后让MBR将我们这一段汇编代码加载到内存中的某个地址,然后跳转到这个地址执行,这样就完成了GDT的初始化。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汇编代码中定义GDT的方法。Intel处理器规定GDT中的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这是因为寄存器和内存单元的初始值一般都是0,如果程序设计有问题,就会无意中用全0的索引来选择描述符,gdt_null
的作用就有点像C语言中的空指针。用汇编代码定义如下:
dd 0
定义了一个4字节的数据,两个dd 0
正好是8字节,也就是一个描述符的大小。
接下来我们要定义代码段和数据段,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将代码段和数据段的起始地址都设为0,大小都设为4GB,这种设置方式也叫作平坦模式。现在的定义如下:
此时代码段和数据段的访问权限和其他属性如下:
接着我们要定义栈段,由于我们的引导程序是加载到07c00h这个地址的,因此我们可以将07c00h以下的空间都作为栈空间,加入栈段后的定义如下:
接着我们定义6字节的GDT描述符:
接着调用lgdt
指令将GDT描述符加载到gdtr寄存器,整个GDT的初始化就算是完成了:
CR0是系统内的32位控制寄存器之一,可以控制CPU的一些重要特性。其中最低位是保护允许位(Protected Mode Enable, PE),PE位置1后CPU进入保护模式(注意此时还是16位保护模式,不是32位保护模式),置0时则为实模式。现在我们要进入保护模式,即将CR0的最低位置1,汇编代码如下:
有关CR0其他位的功能以及其他控制寄存器可以查看Control register,这里不再赘述。
将cr0最低位置1后,CPU就进入了保护模式,此时需要马上执行一条远跳转指令:
这条指令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将cs段寄存器的值修改为08h,切换到保护模式后,CPU寻址的方式就从实模式中的段地址 * 16 + 偏移地址
改为了通过gdt寻址,所以这里的08h是段选择子而不是段地址,并且远跳转指令会自动将cs的值修改为对应的段选择子,这里是08h。
之前提到过,段描述符中的Sz位确定操作数的默认大小,将代码段寄存器切换到08h后,代码段描述符的Sz位为1,即32位模式,此时才真正进入了32位保护模式。
远跳转的另一个作用是清空CPU的流水线,流水线的作用在计组中有提到过,为了加速指令的执行,CPU在执行当前指令时会同时加载并解析接下来的一些指令,在进入保护模式之前,已经有许多指令进入了流水线,这些指令都是按16位模式处理的,而进入保护模式后的指令都是32位,所以这里通过一个远跳转来让CPU清空流水线。
切换到32位模式后,就应该执行32位的指令了,所以从PModeMain开始的指令都采用32位模式编译,通过[bits 32]
这个标记实现:
上一步中我们将代码段寄存器cs初始化成了0x08,现在我们还需要初始化其他的段寄存器如数据段寄存器ds,拓展段寄存器es,栈段ss以及fs,gs两个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段。
另外我们还需要初始化栈指针ebp和esp,代码如下:
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执行32位保护模式下的代码了。
接下来我们要实现的是32位保护模式下的打印功能,测试我们是否已经成功进入32位保护模式了。
在32位保护模式中我们无法使用实模式下的BIOS中断指令进行打印,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直接修改显存来进行打印。
显卡包括显存本身是外围设备,但CPU很友好的把显存映射到了0x8B000这个物理地址,因此我们可以直接通过mov指令来访问显存。在文本模式下,被打印的字符在显存中总共占2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字符的ASCII码,第二个字节是字符的颜色属性,这里与BIOS中int 10
调用的颜色属性是一样的:
打印字符串的代码我们可以写成一个函数,具体的内容大家看下面的代码和注释:
函数调用:
效果如下:
完整的代码,需要在引导程序中加载这段代码到正确的位置,这里是09000h,或者直接把org 09000h
改成org 07c00h
,把这段代码写到主引导扇区:
A20的“A”是“Address”的首字符,A20也就是第21根地址线的意思。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如果我们是在Bochs这样的模拟器上进行调试的话没有影响,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放到了最后来讲。
在8086处理器上只有20根地址线,最多支持20位的地址,因此每当物理地址达到最高端0xFFFFF时,再加上1又会绕回最低端0x00000。为了兼容地址回绕这个特性,后来生产的CPU都会默认关闭第21根地址线,需要操作系统在进入保护模式时手动开启。
不过某些BIOS,包括模拟器(qemu, Bochs等)会默认帮我们打开A20地址线,所以我们不需要手动开启了,我们可以用一段程序来测试A20地址线是否打开:
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在Bochs中A20地址线确实是默认开启的:
从80486处理器开始,0x92端口的第2位用来控制A20地址线,将0x92端口的第2位置1即可开启A20地址线,如果要手动开启A20地址线的话,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cli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gdt_end: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gdt_end: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 代码段描述符
gdt_code: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1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数据段描述符
gdt_data: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gdt_end: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 代码段描述符
gdt_code: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1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数据段描述符
gdt_data: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gdt_end:
代码段:
Access byte
10011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1
; 可执行,即代码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读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1
; 粒度为
4KB
Sz
=
1
;
32
位模式
代码段:
Access byte
10011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1
; 可执行,即代码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读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1
; 粒度为
4KB
Sz
=
1
;
32
位模式
数据段:
Access byte
10010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0
; 不可执行,即数据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写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1
; 粒度为
4KB
Sz
=
1
;
32
位模式
数据段:
Access byte
10010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0
; 不可执行,即数据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写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1
; 粒度为
4KB
Sz
=
1
;
32
位模式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 代码段描述符
gdt_code: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1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数据段描述符
gdt_data: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栈段描述符
gdt_stack:
dw
0x7c00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01000000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gdt_end:
gdt_start:
; 第一个描述符必须是空描述符
gdt_null:
dd
0
dd
0
; 代码段描述符
gdt_code: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1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数据段描述符
gdt_data:
dw
0xffff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11001111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 栈段描述符
gdt_stack:
dw
0x7c00
; Limit (bits
0
-
15
)
dw
0x0
; Base (bits
0
-
15
)
db
0x0
; Base (bits
16
-
23
)
db
10010010b
; Access Byte
db
01000000b
; Flags , Limit (bits
16
-
19
)
db
0x0
; Base (bits
24
-
31
)
gdt_end:
栈段:
Access byte
10010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0
; 不可执行,即数据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写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0
; 粒度为
1B
Sz
=
1
;
32
位模式
栈段:
Access byte
10010010b
Pr
=
1
; 标记为有效的段
Privl
=
0
; ring3权限
S
=
1
; 代码段或数据段
Ex
=
0
; 不可执行,即数据段
DC
=
0
; 标记该段只能在Privl权限(即ring3权限)下执行
RW
=
1
; 可写
Ac
=
0
; 该段的内容是否被修改,默认为
0
,由CPU置位
Flags
1100b
Gr
=
0
; 粒度为
1B
Sz
=
1
;
32
位模式
; GDT descriptior
gdt_descriptor:
dw gdt_end
-
gdt_start
-
1
; Size of our GDT, always less one of the true size
dd gdt_start ; Start address of our GDT
; GDT descriptior
gdt_descriptor:
dw gdt_end
-
gdt_start
-
1
; Size of our GDT, always less one of the true size
dd gdt_start ; Start address of our GDT
lgdt [gdt_descriptor]
; 把 cr0 的最低位置为
1
,开启保护模式
mov eax, cr0
or
eax,
0x1
mov cr0, eax
; 把 cr0 的最低位置为
1
,开启保护模式
mov eax, cr0
or
eax,
0x1
mov cr0, eax
jmp
08h
:PModeMain
[bits
32
]
PModeMain:
[bits
32
]
PModeMain:
mov ax,
0x10
; 将数据段寄存器ds和附加段寄存器es置为
0x10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fs, ax ; fs和gs寄存器由操作系统使用,这里统一设成
0x10
mov gs, ax
mov ax,
0x18
; 将栈段寄存器ss置为
0x18
mov ss, ax
mov ebp,
0x7c00
; 现在栈顶指向
0x7c00
mov esp, ebp
[bits
32
]
PModeMain:
mov ax,
0x10
; 将数据段寄存器ds和附加段寄存器es置为
0x10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fs, ax ; fs和gs寄存器由操作系统使用,这里统一设成
0x10
mov gs, ax
mov ax,
0x18
; 将栈段寄存器ss置为
0x18
mov ss, ax
mov ebp,
0x7c00
; 现在栈顶指向
0x7c00
mov esp, ebp
[招生]科锐逆向工程师培训(2024年11月15日实地,远程教学同时开班, 第51期)
最后于 2021-9-6 14:15
被34r7hm4n编辑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