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电话欠费到黑客手段 电信诈骗的6年“暗黑进化史”
-
发表于: 2014-5-5 13:58 628
-
新闻链接:http://www.2cto.com/News/201405/298067.html
新闻时间:2014-05-05
新闻正文:
今年以来,从预警到案件,再从案件到预警,早报已经先后刊登过多起电信诈骗类案件。
可是,昨天,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通报的最新数据,依然让今日早报记者触目惊心:今年刚刚过去的4个月,杭州警方共受理电信诈骗案件1095起,日均9起,同比去年的1237起,发案数下降了11.48%。但是,涉案损失总金额3226.3万元,同比去年2261.3万元上升了42.67%。
同时,警方打掉电信诈骗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67起,追回赃款(冻结)546.8万元。警方和银行联手成功防范阻击电信诈骗268起,止损总金额1069万元。
面对癫狂了的骗子,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今天,本报对电信诈骗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
【骗术“三板斧”】
1、心理战
根据我们近年的报道和网络搜索,大概从2013年开始,骗子们觉得光是通过电话或者发法院传票的方式已经无法成功打开受害人的钱包了。于是,他们思考出了新的心理战术,其中之一就是伪造“通缉令”。相对于法院传票,一张真名实姓,甚至还印着受害人一寸照片的“通缉令”,对人们的心理更具有杀伤性。这一手让骗子们一下占据了主动,但其实受害人并没有意识到,大部分信息都是自己在无意中向对方透露的。
而最近几起案件中,刑侦民警们还发现了骗子的另一种心理战术。不少受害人在事后向警方回忆,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对方除了长期要求和自己保持通话不让亲友有机会干扰外,往往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
通常,骗子都会告诉受害人,其涉及的案件属于保密性质,受害人自己要汇报情况,而他们也已经开展了高等级的监控追踪。于是,当一些受害人发现骗子对自己附近的一些建筑特别是银行机构、ATM机了如指掌时(其中一起案件甚至出现了骗子要求受害人按照自己规定的线路去指定地点吃早饭),往往就以为自己真的惹麻烦了。
但其实,这只是最低级的骗术。骗子在打电话时,其本人或者帮手会在电脑上通过使用搜索、地图类软件查看受害人附近的地图,从而达到了装神秘的效果。
2、背景音
过去说起电信诈骗,大部分人都会付之一笑,接着调侃起骗子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努力用那不标准发音行骗的滑稽摸样。但现在,不少骗子都对这个套路进行了升级。
在最近新发的案例中,不少受害者都表示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听到了电话那头的背景音。而这些背景音,和大部分人想象中的“110接警平台”非常相似。
“基本都是一些和办理案件有关的话,比如要出动抓人,或者要指派人员出警,甚至还有人主动过来讨论和受害人有关的案情。”
但实际上,这都是骗子事先录制好的背景音。办案民警说,有些是边打电话边放的,有些甚至直接通过软件插入通话声音中,连帮手都不用。
3、木马软件
在最近发生的5起百万元以上级电信诈骗中,之前单纯被用来进行网络犯罪的木马软件,也频繁出现。
在其中一起案件中,受害小伙子被骗子忽悠后重新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按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法院电子凭证”的特殊软件。而另两起案件中,都出现了受害人在电脑上点开对方发送的链接并自动登入后,电脑立刻出现黑屏重启的情况。
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案人员分析,这类手段是骗子专门针对一些年轻受害人。
而经过事后分析,这两起案件中诈骗团伙使用的,都是一种专门盗取手机银行动态验证码的木马软件。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以为把钱转到以自己名义新开的银行卡账户里比较安全,但骗子早已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转走。
【大案回放】
4月,杭州发生5起百万级电信诈骗案
4月1日,萧山华女士的手机接到一个自称是浙江省高院女法官的电话,称华女士在上海长宁区新德工业园3号小区电费欠费。华女士没去上海住过,但她没有立即掐断电话,便一步步落入了骗子精心布下陷阱。在“上海长宁区公安局吴警官”、“经侦大队长陈峰”、“陈峰上级刘诚科长”等人的轮番轰炸下,心慌意乱的华女士共被骗180万元。
4月19日至25日,杭州一名王老太家中座机上接到了自称自来水公司热线的电话。“水务工作人员”称其自来水欠费要停水,接着以上海松江警方和检察院的名义轮番向王老太施压和恐吓,并以其涉嫌刑事犯罪需验资为名,要求她通过网上银行汇款。无助的王老太在一周内按照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网址,登陆钓鱼网站后,网上银行被转出了143万。
4月份,杭州警方接到5起百万级电信诈骗的报案(本报4月16日、23日曾详细报道过另外三起案件)。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彻底击垮电信诈骗,除了不断打击,自身防范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对电信诈骗有更多的了解。
【暗黑进化史】
2008年,杭州出现首批现在意义上的电信诈骗案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资料显示,本世纪初,杭州开始发生一些由手机短信传播诈骗信息的案件。但当时此类案件零星发案,诈骗手段也很低级。
至2003年下半年,此类案件有走高趋势,杭州警方对此类案件遏制打击,当时效果显著。
而现在最为常见,也被民警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信诈骗,在2008年传入杭州。当年4月,杭州市连续发生了40余起以“电话欠费”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案,涉案总金额达到400余万。诈骗集团先假冒“电信局”拨打受害人固话,告诉对方身份证被冒用导致电话欠费,需办理银行卡“资金保全”业务。接着,另一个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操控受害人自己把钱转到骗子的账户。
现在看来,当时诈骗团伙的手段十分低级,剧本基本也就一页纸,但因当时此类案件刚刚在大陆地区兴起,受害者甚多。
不过,2个多月后杭州警方通过连续侦查,在福建厦门市抓获3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这也是大陆公安机关较早打掉的一个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此后,杭州警方也推出过基于通讯系统的针对可以呼叫的回拨警示系统,一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从2009年开始,大部分通过犯罪赚了一大票的犯罪嫌疑人开始向国外、境外转移并改进了技术,类似案件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警方破案难度大增。
骗子苦练演技,提高自身“修养”
在杭州市刑侦支队民警标注的一份时间表上,2008年之前零星出现过,现在可以纳入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段是随机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救急钱”。
而2008年开始,“安全账户、资金保全”、“退税、退款、补贴”、“节目中奖”、“冒充老师医生”、“炒股投资放贷”、“网络购物出问题”等名目相继出现。
接着,从2009年的“房东汇款短信”到2010年的“邮包藏毒”;从2011年的“冒充部队采购”到2012年的“网银升级”。
这些年下来,诈骗团伙几乎从不闲着。既是老套路,也可以换个花样玩点新变种。而“冒充公检法、安全账户”类诈骗,这些年就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生存下去的。
与此同时,诈骗团伙也在琢磨如何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
第一步,就是练发音。最初,电信诈骗由台湾传入福建地区,骗子在行骗过程中往往带有地方口音。但这些年下来,大部分骗子都已经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会根据自己要冒充的地区来两句当地话。
接下来则是磨练剧本和练习随机应变的功夫。比较典型的是2012年12月杭州下城警方打掉的一电信诈骗团伙。这些人就是专门通过“孩子生病进医院”的借口进行诈骗的。警方抓获他们时,他们几乎是人手一份写满了四五页A4纸的剧本,除了主线剧情外还有大量的分支、备注,适合不同的情况。而其中几名骗子在交代时直言,光死背剧本,基本骗不了人,很多还要靠自己的即兴发挥。因为这伙人打的是“孩子进医院”的名头,所以在打电话时自己模仿下敲门声,然后回答一下其他“病人”的咨询,他们都干过。
如果不这样增强自己的演技,就可能骗不到人,那也就失去了在诈骗团伙中立足的资本。
2000年
零星出现手机短信传播诈骗信息的案件,比如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救急钱”,但诈骗数额较小。
2003年
短信诈骗案件有走高趋势。
2008年
4月,杭州连续发生了40余起以“电话欠费”电信诈骗案,民警认为这一年是杭州电信诈骗“元年”。从此,“安全账户、资金保全”、“退税、退款、补贴”、“节目中奖”、“冒充老师医生”、“炒股投资放贷”、“网络购物出问题”等名目相继出现。
2009年
出现“房东汇款短信”电信诈骗。赚到“第一桶金”的骗子们开始向国外、境外转移并改进了技术,破案难度大增。
2010年
出现“邮包藏毒”名目的电信诈骗。
2011年
出现“冒充部队采购”电信诈骗。
2012年
“网银升级”电信诈骗露头。
2013年
伪造的网上“通缉令”开始出现。
【记者手记】
对于电信诈骗,我们还有哪些可做?
关于电信诈骗,打击力度需要保持,防范意识也一刻不能松懈。这一点,需要广大市民和相关部门机构一起来努力。
比如说,之前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杭州市公安局向市民发放的公开信中,提到大家至少和身边亲友交流一次关于此类案件报道的倡议,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就在4月19日,杭州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就在柜面上拦下了一笔将近150万的电信诈骗案件,警方数据也显示各银行在柜面止损方面都有贡献。
但如何阻止通过无接触ATM机或者网银直接划转的电信诈骗?是否能在摁下汇款按钮后在为用户加最后一道锁,告诉他们给陌生人汇款可能有去无回?通信机构是否能从技术上限制诈骗团伙利用改号软件冒用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号码及电话群呼?这些问题,仍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
新闻时间:2014-05-05
新闻正文:
今年以来,从预警到案件,再从案件到预警,早报已经先后刊登过多起电信诈骗类案件。
可是,昨天,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通报的最新数据,依然让今日早报记者触目惊心:今年刚刚过去的4个月,杭州警方共受理电信诈骗案件1095起,日均9起,同比去年的1237起,发案数下降了11.48%。但是,涉案损失总金额3226.3万元,同比去年2261.3万元上升了42.67%。
同时,警方打掉电信诈骗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67起,追回赃款(冻结)546.8万元。警方和银行联手成功防范阻击电信诈骗268起,止损总金额1069万元。
面对癫狂了的骗子,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今天,本报对电信诈骗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
【骗术“三板斧”】
1、心理战
根据我们近年的报道和网络搜索,大概从2013年开始,骗子们觉得光是通过电话或者发法院传票的方式已经无法成功打开受害人的钱包了。于是,他们思考出了新的心理战术,其中之一就是伪造“通缉令”。相对于法院传票,一张真名实姓,甚至还印着受害人一寸照片的“通缉令”,对人们的心理更具有杀伤性。这一手让骗子们一下占据了主动,但其实受害人并没有意识到,大部分信息都是自己在无意中向对方透露的。
而最近几起案件中,刑侦民警们还发现了骗子的另一种心理战术。不少受害人在事后向警方回忆,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对方除了长期要求和自己保持通话不让亲友有机会干扰外,往往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
通常,骗子都会告诉受害人,其涉及的案件属于保密性质,受害人自己要汇报情况,而他们也已经开展了高等级的监控追踪。于是,当一些受害人发现骗子对自己附近的一些建筑特别是银行机构、ATM机了如指掌时(其中一起案件甚至出现了骗子要求受害人按照自己规定的线路去指定地点吃早饭),往往就以为自己真的惹麻烦了。
但其实,这只是最低级的骗术。骗子在打电话时,其本人或者帮手会在电脑上通过使用搜索、地图类软件查看受害人附近的地图,从而达到了装神秘的效果。
2、背景音
过去说起电信诈骗,大部分人都会付之一笑,接着调侃起骗子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努力用那不标准发音行骗的滑稽摸样。但现在,不少骗子都对这个套路进行了升级。
在最近新发的案例中,不少受害者都表示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听到了电话那头的背景音。而这些背景音,和大部分人想象中的“110接警平台”非常相似。
“基本都是一些和办理案件有关的话,比如要出动抓人,或者要指派人员出警,甚至还有人主动过来讨论和受害人有关的案情。”
但实际上,这都是骗子事先录制好的背景音。办案民警说,有些是边打电话边放的,有些甚至直接通过软件插入通话声音中,连帮手都不用。
3、木马软件
在最近发生的5起百万元以上级电信诈骗中,之前单纯被用来进行网络犯罪的木马软件,也频繁出现。
在其中一起案件中,受害小伙子被骗子忽悠后重新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按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法院电子凭证”的特殊软件。而另两起案件中,都出现了受害人在电脑上点开对方发送的链接并自动登入后,电脑立刻出现黑屏重启的情况。
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案人员分析,这类手段是骗子专门针对一些年轻受害人。
而经过事后分析,这两起案件中诈骗团伙使用的,都是一种专门盗取手机银行动态验证码的木马软件。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以为把钱转到以自己名义新开的银行卡账户里比较安全,但骗子早已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转走。
【大案回放】
4月,杭州发生5起百万级电信诈骗案
4月1日,萧山华女士的手机接到一个自称是浙江省高院女法官的电话,称华女士在上海长宁区新德工业园3号小区电费欠费。华女士没去上海住过,但她没有立即掐断电话,便一步步落入了骗子精心布下陷阱。在“上海长宁区公安局吴警官”、“经侦大队长陈峰”、“陈峰上级刘诚科长”等人的轮番轰炸下,心慌意乱的华女士共被骗180万元。
4月19日至25日,杭州一名王老太家中座机上接到了自称自来水公司热线的电话。“水务工作人员”称其自来水欠费要停水,接着以上海松江警方和检察院的名义轮番向王老太施压和恐吓,并以其涉嫌刑事犯罪需验资为名,要求她通过网上银行汇款。无助的王老太在一周内按照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网址,登陆钓鱼网站后,网上银行被转出了143万。
4月份,杭州警方接到5起百万级电信诈骗的报案(本报4月16日、23日曾详细报道过另外三起案件)。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彻底击垮电信诈骗,除了不断打击,自身防范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对电信诈骗有更多的了解。
【暗黑进化史】
2008年,杭州出现首批现在意义上的电信诈骗案
根据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资料显示,本世纪初,杭州开始发生一些由手机短信传播诈骗信息的案件。但当时此类案件零星发案,诈骗手段也很低级。
至2003年下半年,此类案件有走高趋势,杭州警方对此类案件遏制打击,当时效果显著。
而现在最为常见,也被民警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信诈骗,在2008年传入杭州。当年4月,杭州市连续发生了40余起以“电话欠费”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案,涉案总金额达到400余万。诈骗集团先假冒“电信局”拨打受害人固话,告诉对方身份证被冒用导致电话欠费,需办理银行卡“资金保全”业务。接着,另一个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操控受害人自己把钱转到骗子的账户。
现在看来,当时诈骗团伙的手段十分低级,剧本基本也就一页纸,但因当时此类案件刚刚在大陆地区兴起,受害者甚多。
不过,2个多月后杭州警方通过连续侦查,在福建厦门市抓获3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这也是大陆公安机关较早打掉的一个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此后,杭州警方也推出过基于通讯系统的针对可以呼叫的回拨警示系统,一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从2009年开始,大部分通过犯罪赚了一大票的犯罪嫌疑人开始向国外、境外转移并改进了技术,类似案件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警方破案难度大增。
骗子苦练演技,提高自身“修养”
在杭州市刑侦支队民警标注的一份时间表上,2008年之前零星出现过,现在可以纳入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段是随机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救急钱”。
而2008年开始,“安全账户、资金保全”、“退税、退款、补贴”、“节目中奖”、“冒充老师医生”、“炒股投资放贷”、“网络购物出问题”等名目相继出现。
接着,从2009年的“房东汇款短信”到2010年的“邮包藏毒”;从2011年的“冒充部队采购”到2012年的“网银升级”。
这些年下来,诈骗团伙几乎从不闲着。既是老套路,也可以换个花样玩点新变种。而“冒充公检法、安全账户”类诈骗,这些年就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生存下去的。
与此同时,诈骗团伙也在琢磨如何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
第一步,就是练发音。最初,电信诈骗由台湾传入福建地区,骗子在行骗过程中往往带有地方口音。但这些年下来,大部分骗子都已经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会根据自己要冒充的地区来两句当地话。
接下来则是磨练剧本和练习随机应变的功夫。比较典型的是2012年12月杭州下城警方打掉的一电信诈骗团伙。这些人就是专门通过“孩子生病进医院”的借口进行诈骗的。警方抓获他们时,他们几乎是人手一份写满了四五页A4纸的剧本,除了主线剧情外还有大量的分支、备注,适合不同的情况。而其中几名骗子在交代时直言,光死背剧本,基本骗不了人,很多还要靠自己的即兴发挥。因为这伙人打的是“孩子进医院”的名头,所以在打电话时自己模仿下敲门声,然后回答一下其他“病人”的咨询,他们都干过。
如果不这样增强自己的演技,就可能骗不到人,那也就失去了在诈骗团伙中立足的资本。
2000年
零星出现手机短信传播诈骗信息的案件,比如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救急钱”,但诈骗数额较小。
2003年
短信诈骗案件有走高趋势。
2008年
4月,杭州连续发生了40余起以“电话欠费”电信诈骗案,民警认为这一年是杭州电信诈骗“元年”。从此,“安全账户、资金保全”、“退税、退款、补贴”、“节目中奖”、“冒充老师医生”、“炒股投资放贷”、“网络购物出问题”等名目相继出现。
2009年
出现“房东汇款短信”电信诈骗。赚到“第一桶金”的骗子们开始向国外、境外转移并改进了技术,破案难度大增。
2010年
出现“邮包藏毒”名目的电信诈骗。
2011年
出现“冒充部队采购”电信诈骗。
2012年
“网银升级”电信诈骗露头。
2013年
伪造的网上“通缉令”开始出现。
【记者手记】
对于电信诈骗,我们还有哪些可做?
关于电信诈骗,打击力度需要保持,防范意识也一刻不能松懈。这一点,需要广大市民和相关部门机构一起来努力。
比如说,之前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杭州市公安局向市民发放的公开信中,提到大家至少和身边亲友交流一次关于此类案件报道的倡议,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就在4月19日,杭州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就在柜面上拦下了一笔将近150万的电信诈骗案件,警方数据也显示各银行在柜面止损方面都有贡献。
但如何阻止通过无接触ATM机或者网银直接划转的电信诈骗?是否能在摁下汇款按钮后在为用户加最后一道锁,告诉他们给陌生人汇款可能有去无回?通信机构是否能从技术上限制诈骗团伙利用改号软件冒用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号码及电话群呼?这些问题,仍需要相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
赞赏
看原图
赞赏
雪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