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帖]二维码技术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
发表于: 2013-3-22 09:34 1199
-
二维码技术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2日
http://www.iscompetition.net/newstextInfo.action?newid=104
稍加注意,二维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空间盛行。但二维码的安全性也正备受挑战,带有恶意软件和病毒正成为二维码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下载。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一切与手机绑定的隐私,甚至被乱扣电话费。
大口吞钱的二维码
“扫一下二维码,就被扫走了167元。”这两日,微博上网友的一句抱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最近好电影不断,网友陈先生本想看场电影放松一回。陈先生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扫描二维码可获得四折电影票的信息,就用手机扫描后安装了软件,谁知并没有出现之前说的打折电影票信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的他,却在第二天一早发现,手机话费无缘由地被扣走了167元。
陈先生带着手机去咨询了运营商,最后被告知很有可能就是那条二维码闹的,软件中嵌有恶意扣费的代码,在他完全不知情之下,“偷”走了他手机中的话费。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二维码的生成极其简单,而二维码的运行尚处于无监管状态,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型的诈骗工具。
二维码:生成方式简单
昨日,联通公司一名资深网络专家向记者详解二维码是如何传播病毒。专家说道:“二维码本身是不带病毒的,它只是一个介质,一个编码。”
他介绍: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最早发明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中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
“二维码的生成相当简单,只要拥有一个创制模块,稍微懂得一点技术的人就能制成一个二维码,”专家说,先在网上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器”,找到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复制该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生成了一个二维码图片。把这个生成的二维码图片,发到微博或网络论坛,一个病毒软件的二维码就开始“流通”了。
通过入口网站或扫描软件
“问题出在二维码引导的入口网站和现在泛滥的二维码扫码软件”,专家称,这种病毒传播模式,其实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变种,只不过改头换面通过二维码这一载体表现出来。
专家还举例,通过二维码链接到的一个网站或软件,可能是有病毒的。比如说,手机被吸费,并不是二维码完成的,而只是借助了二维码这个中介,引入到“传统”的“作案方法”:通过自行发短信、拨打语音扣费电话,同时自动删除或屏蔽收费相关的运营商回执短信、拨打电话及Wap上网等记录,让用户完全在不知不觉中被扣费。
此外,不能忽略,有些二维码扫码软件是有问题的,当你使用这个扫码软件时,病毒就自动嵌入。专家说:“并不是所有的扫码软件都是可信的。”
现状:尚处监管盲区
专家透露,现在二维码和二维码扫描软件很流行,但识别二维码病毒的软件还不多。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二维码的监管办法。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他们会采取关闭运营商、取消APP的做法。
“很多二维码扫描APP为了避免中毒,会选择只认入库的二维码,其他二维码就进行了过滤,读不出来。”广东电信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家建议:
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比如,手机QQ卫士、手机管家等软件,以防止二维码病毒侵入手机。
这位专家说道:一般来说,在网站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引起警惕。
从技术上来说,应选用加入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疑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如果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提醒:目前部分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拍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2日
http://www.iscompetition.net/newstextInfo.action?newid=104
稍加注意,二维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空间盛行。但二维码的安全性也正备受挑战,带有恶意软件和病毒正成为二维码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下载。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一切与手机绑定的隐私,甚至被乱扣电话费。
大口吞钱的二维码
“扫一下二维码,就被扫走了167元。”这两日,微博上网友的一句抱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最近好电影不断,网友陈先生本想看场电影放松一回。陈先生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扫描二维码可获得四折电影票的信息,就用手机扫描后安装了软件,谁知并没有出现之前说的打折电影票信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的他,却在第二天一早发现,手机话费无缘由地被扣走了167元。
陈先生带着手机去咨询了运营商,最后被告知很有可能就是那条二维码闹的,软件中嵌有恶意扣费的代码,在他完全不知情之下,“偷”走了他手机中的话费。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二维码的生成极其简单,而二维码的运行尚处于无监管状态,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型的诈骗工具。
二维码:生成方式简单
昨日,联通公司一名资深网络专家向记者详解二维码是如何传播病毒。专家说道:“二维码本身是不带病毒的,它只是一个介质,一个编码。”
他介绍: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最早发明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中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
“二维码的生成相当简单,只要拥有一个创制模块,稍微懂得一点技术的人就能制成一个二维码,”专家说,先在网上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器”,找到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复制该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生成了一个二维码图片。把这个生成的二维码图片,发到微博或网络论坛,一个病毒软件的二维码就开始“流通”了。
通过入口网站或扫描软件
“问题出在二维码引导的入口网站和现在泛滥的二维码扫码软件”,专家称,这种病毒传播模式,其实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变种,只不过改头换面通过二维码这一载体表现出来。
专家还举例,通过二维码链接到的一个网站或软件,可能是有病毒的。比如说,手机被吸费,并不是二维码完成的,而只是借助了二维码这个中介,引入到“传统”的“作案方法”:通过自行发短信、拨打语音扣费电话,同时自动删除或屏蔽收费相关的运营商回执短信、拨打电话及Wap上网等记录,让用户完全在不知不觉中被扣费。
此外,不能忽略,有些二维码扫码软件是有问题的,当你使用这个扫码软件时,病毒就自动嵌入。专家说:“并不是所有的扫码软件都是可信的。”
现状:尚处监管盲区
专家透露,现在二维码和二维码扫描软件很流行,但识别二维码病毒的软件还不多。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二维码的监管办法。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他们会采取关闭运营商、取消APP的做法。
“很多二维码扫描APP为了避免中毒,会选择只认入库的二维码,其他二维码就进行了过滤,读不出来。”广东电信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家建议:
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比如,手机QQ卫士、手机管家等软件,以防止二维码病毒侵入手机。
这位专家说道:一般来说,在网站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引起警惕。
从技术上来说,应选用加入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疑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如果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提醒:目前部分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拍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赞赏
他的文章
- [转帖]惠普助莫斯科铁路提高交通质量及安全性 2060
- [转帖]规范化安全数据是创建风险指标的关键 2034
- [转帖]欧唯特携IBM带来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2059
- [转帖]制定有效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计划 2019
- [转帖]启明星辰专访:数据库安全审计趋势解读 2108
看原图
赞赏
雪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