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课程
招聘
[转帖]大学不能丢了独立的灵魂
发表于: 2010-2-3 15:48 1868

[转帖]大学不能丢了独立的灵魂

2010-2-3 15:48
1868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201002/0203_6439_1535130.shtml

什么是大学的灵魂?温家宝总理给出了答案。

1月26日上午,温总理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温家宝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中新网2月1日)

大学要有独特的灵魂,也就是说,大学不仅要有灵魂,而且要独特。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哈佛的精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早稻田大学则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校训显示出这些世界知名大学的独特灵魂。关键是,这些大学在实践中秉承着校训传达的精神,让其经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传递,深入内心,深入骨髓。反观中国的一些大学,校训倒是有,却和具体实践没有多大关系,师生们弄不清自己的大学追求什么。当然,他们也有追求,这一追求被温总理一语道破:“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在温总理看来,大学独特的灵魂在于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发展或是为社会的发展而思考,而大学,正应该是培养人如此思考的地方。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功利化、庸俗化,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有高贵之心。

说到此处,不禁怀念民国时代那些有风骨的大学和有风骨的教授。蔡元培治北大,提出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网罗各色人才,领一时风气之先。那时的北大,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教员一律被解聘,教授绝大多数都30岁左右,最年轻的仅24岁。既有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也有保守的刘师培、谋求复辟的辜鸿铭;既有主张白话文的胡适,也有反对白话文的黄侃,真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00年前做得到的事情,今天也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应该做得更好。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发展没有跟上,拜金的思潮侵蚀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侵入了大学,如果大学也也跟着整个沦陷,整个民族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而如果大学能保持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整个社会就会有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这个灯塔会照亮一片天地,然后不断扩大影响范围。

守住这个灯塔,要确认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是具有独立思想的教授。教授们得以在大学生存,并不是靠在美国某个杂志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对有独立言行的教授要引以为傲,最起码要有包容之心,而不是刻意压制,排斥异己。要允许“自由的表达”,要能容纳不同意见,“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有独立思考的教授,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学生,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因为若要追求独立的精神,必须要有独立的机制。这一独立的机制,首先是“去行政化”,如朱清时教授所言,让教授治校,让学术至上,不用官僚行政那套体系来管理,而是教授自己管理自己,大学自治。朱教授认为,这样才可以解放大学的创造力,使大学回归本来面目,使它很有活力。

在去行政化的同时,要秉承独立的理念。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近日接受《财经》访问时表示,大学要完全独立于社会,独立于政治不可能,但绝对不能依附。失去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大学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失去了其作为“精神灯塔”的意义。

[课程]FART 脱壳王!加量不加价!FART作者讲授!

收藏
免费 1
支持
分享
最新回复 (3)
雪    币: 93908
活跃值: (200199)
能力值: (RANK:10 )
在线值:
发帖
回帖
粉丝
2
薛涌: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政府计划出来的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201002/0203_6439_1536097.shtml

作者:薛涌

温家宝总理近日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施一公教授于2008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回到清华大学任生命科学院院长,他对温总理恳言:“您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大师级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的报道也称:“从英国、美国到日本,施一公以史料论证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于民族昌盛、国家崛起的意义。”

施教授作为一流的科学家,对科学创造的环境有亲身体会。比如他感慨道:“在大学这个本应该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是他应该理解,西方国家的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形成和发展是在政府控制之外。比如,八百年前欧洲大学成立时,都属于自发的社会共同体,要么教授自治(如巴黎大学),要么学生自治(如波伦亚大学)。现今美国的一流大学(包括施教授曾任教的普林斯顿),绝大多数也都是私立。美国当年如果把建设这种一流大学的使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恐怕这些大学就不会成为“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也恐怕不会有今日的常青藤了。最近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William G. Bowen领衔撰写的《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平等与优异》一书,就特别对比了现今欧洲那种以政府主导的大学模式和美国依靠民间动力推动的大学模式,指出后者的优异。我们不妨检视一下世界大学史,有几所一流大学是因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规划而产生的呢?

几年前,中国就掀起了一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我对此始终不抱乐观态度。因为这种建设办法还是计划经济的老一套,靠政府给几个重点大学注入大量资金。结果,大学城纷纷崛地而起,教育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教育的不平等反而加剧。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听到施教授建议总理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时会精神紧张。

我多年来一直主张,中国真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府首先应该缩减对大学的直接财政拨款,把钱通过教育券的方式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拿着教育券到自己选择的学校缴纳学费,学校再将收到的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成现金,由此获得教育经费。这样,大学就必须通过竞争学生来生存,就会把学生当成中心。以美国的经验,联邦政府对大学的资助,主要体现在直接给学生的奖学金(Pell Grant)上。这种奖学金是跟着学生走的。学生选择A大学读书,奖学金就花在A大学上,选择了B大学,钱就流向B大学。对大学科研的资助,也不是通过政府的直接行政拨款。比如施教授在普林斯顿领导重大科研项目,是靠他个人的优异成就在开放的竞争中赢得了有关基金,而不是联邦政府直接给了普林斯顿多少亿。

一流大学是自由竞争出来的,不是政府计划出来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应该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政府的职责,是努力做到公平有效地分配教育资源,创造大学之间自由竞争的良好环境。至于哪些大学最终能成为世界一流,则是政府控制之外的事情。
2010-2-3 16:52
0
雪    币: 9
活跃值: (10)
能力值: ( LV2,RANK:10 )
在线值:
发帖
回帖
粉丝
3
看了,学习了,沉思中……
2010-2-5 10:32
0
雪    币: 2096
活跃值: (100)
能力值: (RANK:420 )
在线值:
发帖
回帖
粉丝
4
內容引經據典,很有道理,但那些國家的國情與環境皆與中國不同。不過也值得參考。
學習了。
2010-2-5 11:27
0
游客
登录 | 注册 方可回帖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