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课程
招聘
[旧帖] [讨论][转帖]《哲学统论——唯知论》 0.00雪花
发表于: 2009-12-28 20:15 1227

[旧帖] [讨论][转帖]《哲学统论——唯知论》 0.00雪花

2009-12-28 20:15
1227
统一哲学并给个一劳永逸的说法,这在许多有着高贵智慧的人看来是多么诱人而又可笑。而这却是我觉得人活着所能够做的最有趣的事情,尽管我可能只拥有比较平庸的智慧。但也可能恰好就是我总趴在据我所知的最低级的、最可能是起点的所在,做个哲学统一论述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地冒了出来。这也是我们人类所遇到的众多‘不由自主’的事件里的最奇妙的一种。
    如果你拥有足够的天分,且充分学习和研究了博大精深的哲学里的许多课题,你或许也可以着手搞一套你自己的哲学体系,尽管这样的体系大多是站在伟大的前辈们的肩膀上创立的。在我看来,这样的体系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意义:一是增添了思考爱好者的乐趣;一是使得思考爱好者更加迷惑。
    因而我认为,就我的天资而言,我就应该趴在天才们——不,是所有论述者的脚下不懈地挖掘,以求知道他们是站在什么上面而振振有辞地论述一切的。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哲人们都会承认,或都不会否认的最简单的共同根基是什么:
    1、  感知、告知、思维与知道。
    2、  我在知道着,但这不是我安排的。
    3、  一切乃知。

    现在就让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以上三点:
    1、感知、告知、思维与知道。
    我在这里所说的感知,有许多近似的说法,比如感觉、知觉、知道、了解、直觉、感 受、观察、考察等等,你还可以列举很多,而且还有人把它们更详细地划分了等级,说知觉比感觉高级一些、考察又比知觉更高级些等等,在这样的问题上就有人可能会写出二十万字以上的文章。我承认我搞不了这么复杂的学问,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也是尽量地把问题简化。感知以及那些类似的说法都指称类似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位哲学家说‘太阳很温暖’、‘我听到了声音’、‘我感觉饿了’、‘这里有一块石头’、‘心里苦恼’、‘我的手被热水烫了一下’、‘我爱她’、‘我想读书’、‘我在思考’。哲人们都不拒绝这样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对此都非常熟悉且有着很透彻的研究,并为此划分了许多主义和流派。我们先不说这些,我们先埋头说我们的。有一条是肯定的:哲人们的生存和写作都离不开感知。
    而且他也离不开告知。
    在我这里,感知说的是接受过程,告知表示表达过程。
    感知所接受的都是告知,你或许可以称之为告诉、通知、表达、表现、传达等等。太阳照在你身上就象有人对你抚摸一样是一种告知、告诉、通知、表达……;你看到或摸到一块石头,你所感知到的都是石头在告知的东西,或你把感知到的那些告知称之为‘石头’。
    有人在说:我只有感知,这是存在的,其他的什么告知等等都免谈。你瞧,至少他这个说法就是在告知。而在别人眼里,他的所有表现就是告知,他是否希望别人忽视他的告知而仅仅以他人的感知来决定他的存在呢?
    感知和告知的都是什么——都是意思、信息、语言等等。人们也把感知与告知的发生或过程称为关系、作用、联系、影响、通信、对话等等,而我把所有的关系、作用……都称之为意思、信息、语言交流。
    一只苹果从树上掉落到了地面,什么是苹果?什么是大地?掉落是怎么回事?这都要由感知和告知的意思、信息、语言来回答。比如那样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重量等等意思、信息、语言的集合就是苹果。再比如苹果的掉落就是被说成引力的这种意思、信息、语言在苹果与大地之间感知和告知。
    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的问题,都在感知和告知的意思、信息、语言中。你在感知和告知中分辨出了什么是精神、物质、思考、理性、心、意识了吗?你是根据什么分辨的?你一定是根据你在感知和告知中的意思、信息、语言的特征分辨的。
    当然还要说说思考,或所谓的思维、反思、思想、思辨等等。哲人们常说这是在感知和告知的基础上发生的更高级的意思、信息、语言交流情况。在这里冒出了抽象、反映、观念、概念、归纳、演绎、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形而上学、理念、辨证、逻辑、总结、认识、知识、灵魂、符号等等说法,非常可观。而我要说,不管多么高级的五花八门的说法,仍然还是意思、信息、语言的感知和告知。
    感知与告知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件事情的共同参与方,在你承认你有感知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告知的预先存在,反之依然。
    但是仍然有人搞出了许多说法,比如感知说:无论有没有告知、无论告知了什么,都依我感知到的为准。而告知说:管你呢,我在告知,你有没有感知、感知了什么,都是依我为根据的。
    告知了什么,才有可能感知到什么。但是且慢,马上就有人可以说:感知到了什么,就是告知的什么。
    哲学走到这里就热闹了。
    在这一大堆名堂里,你选择谁先谁后、什么是主、什么是客、哪是起点、哪是结果、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事实或实践、怎么评价事实或实践,你就会被划归到某个主义或流派里。或者你自立山头、自成一派皆可。只要你的观点都来自于感知和告知,且不管是低级的粗糙的直接感觉、还是高级的精细的理性思考,它们都是产生观点的依据所在。
    有些主义或流派的说法很有趣,把一切都归结于心、道、上帝、真主、佛、绝对精神等等,这也未尝不可。但最后可能还是要用自知之明、觉悟、神通、感应、灵感等等这些感知和告知的同义语再去做解说,而且也还是需要伤脑筋的思考去搞清楚,总之这些说法还是建立在感知和告知的层面上。再说,这些观点的表达也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告知,就等着你去感同身受了,即需要你来感知,听听你意下如何,这就又轮到你来告知了。
    这是本小节的讨论重点:
    1)、有许多哲学家们都在试图寻找哲学的起点,而感知与告知就是,这就是‘寻找’本身。
    2)、感知与告知是同一事情的不可或缺的参与方,是互为己方存在的先决条件,具有同样的主体地位。
    低级的感知和告知是直接的、实在的意思、信息、语言交流;高级的感知和告知是抽象的、虚拟的意思、信息、语言交流。我在这里都统称为知道、或存在。
    知道的就是存在。
    马上也会有人说:知道的不一定存在;存在的,不一定知道。
    或者,也有人会说:知道的,还好说。不知道的呢?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对这些问题你知道什么你就说什么好了,而且问题也来源于知道。我们在下面还要继续讨论。

    2、我在知道着,但这不是我安排的。
    一个哲学家通过生活、学习、讨论、思考等等可以做出很大的哲学成就:就他所知道的、包括他想象的以及不知道如何冒出来的想法的范围把一切都说得头头是道。但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却并不是他创立和安排的,当然这也包括他本身的聚集而生和分解而亡的过程,哲人们都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这个情况。或者他只能说他可能也参与了如何设定自己的整个策划,只是他记不得了,哪怕他现在已经拥有了很高级的思维能力和记忆系统。而这种能力目前只是可以帮助自己再回头调查包括这个能力是如何获得的等等情况。
    更退一步说,我知道着,但我这里所具有的知性不是我安排或创立的。而这也是神止步的地方,神可以安排或创立任何东西,但前提是接受神的旨意的所在必需预设了知性,否则也就谈不上接受。
    应该说,我们人类的思考水平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自信程度:让我知道得足够的多,我就可以创造足够多的可能。这就如同人们常常所说的‘改造山河’、‘偷天换日’、‘掌握自己的命运’等等,这些说法是完全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拥有天大的本事的可能仍然不是我们安排的,或至少不是全部由我们自己独自安排的。甚至在我们这里冒出来的念头也不仅仅是这冒出来的念头安排的。
    这样,作为能够高瞻远瞩、明察秋毫,并给一切定调调、划框框的‘我’中的思维着的‘自我’就不得不不在所有与‘自我’有关系的里里外外寻找任何能够给自己定调调、划框框的所在。这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与‘自我’相互知道得最密切的范围,这个范围我简称为‘本我’。‘自我’能够判断出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本我’的支撑、供给和维护,‘自我’就无法思维下去、或无法得到称之为‘自我觉察’的确立。如果有不依赖于肉身的所谓灵魂的‘自我觉察’的主张,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和这样的灵魂讨论任何问题,只怕这样的灵魂仍然假借肉体之口说话。此外,从‘本我’着眼,还必然追查到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影响和作用,即相互知道着,且以此为续。
    相互知道着的就是一体。所有能够与‘我’相互知道着的所在都可能是‘我’的创立者、安排者、参与者,或是‘我’来自于和归之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都是‘我’。所谓‘一切’的类似说法也就是‘大自然’、‘世界’、‘宇宙’、‘主’、‘上帝’、‘全知’、‘绝对精神’等等。我在这里称之为‘源我’。
    ‘我’是可以分别圈定的知道范围,以知道的程度为界。你在多大程度上知道什么,什么就在多大程度上就是你。
    作为高级感知、告知,也叫思维、自我觉察、自我意识或心的‘自我’惊疑和好奇于自己的被产生、被设置、被安排,那就不得不在可知道的范围里寻找、探索这一发生过程,这就走上了溯本求源的寻求真理之路。可见本源和真理还不是已经在‘自我’这里,或至少不是全部都在这里。‘自我’几乎没有什么可告知或安排的东西,首先面临的都是需要感知和学习的东西,而这都需要‘自我’之外的所在的告知、告诉,而这个广袤的所在就是大自然、世界、上帝、全知、宇宙、本我、源我等等,随你怎么说好了。这样说来‘自我’的溯本求源、各处采访实际上就是在准备写回顾,或‘我’的回忆录。
    当然你会说‘自我’还有无限的创造力,这是对的。作为一个被无限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成果也感知到了一种对一切都跃跃欲试的改造世界的冲动,但首先它只是一个感知者、受体、写手、转述者或代言人。‘自我’就是被‘本我’、‘源我’写出来的,或至少是所有的‘我’共同参与的结果,‘自我’再用另外的意思、信息和语言写出这个过程,这就是博学、哲学、科学、神学或可以创立的知学。‘自我’能够创造什么?那就要看它知道了什么,它几乎被赋予了无限的权利,条件只有一个:你知道了多少,你才有多少权利。你可以改天换地,也可以制造更高级的‘超我’,只要你知道怎么做就行了。
    要搞清楚自己的来历、要书写一切情况、要重新安排或创造一切,‘自我’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寻找一切能够告知情况的所在。
    作为大自然、世界、上帝、全知、宇宙的‘源我’是一切道理、真理、规律、理念、逻辑等等的总称,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拥有着它那个范围所掌握的意思、信息、语言,并以各种形态的意思、信息、语言相互交流、对话。人类的‘本我’和‘自我’就在其中感知、解读、听从和告知、发号、施令。这是一座无所不包的多媒体图书馆、档案馆或百科全书,且被不断地改写。在这里人类贡献了其特有的书写内容,不管是‘本我’的体力劳动、实践,还是‘自我’的脑力劳动,都在这宇宙级的天书里留下了特有的印记或意思、信息、语言特征。特别要提到的是人类的‘自我’所采用的高级抽象意思、信息、语言符号系统至少就其概括性来讲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有效率的意思、信息、语言形态,这是不管什么物质说、精神说、心说、道说、理念说、怀疑说、经验说、现象说、能量说、佛说、上帝说、鬼说,都在说着的大致同样形态的话儿。
    ‘源我’、‘本我’、‘自我’这三个‘我’的结构层次划分是‘源我’包含有所有的个体‘本我’和‘自我’;‘本我’包含有‘自我’,如果‘自我’在其中产生的话。
    你完全可以不同意这样的划分,考虑到以上的划分完全都是‘自我’的安排、即出自‘自我’之口,因此你也完全可以把一切、把世界都囊括在‘自我’或‘自我’的理性思维里。但如果‘自我’并不声称这样的成就之所以成为可能都是来源于自己独自的安排或创立的,或‘自我’也承认自己也是被安排、被创立的,即哲学家能够做出哲学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非哲学家事前就安排和准备好了的,那么所有的哲学或任何试图论述一切的说法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源我’、‘本我’、‘自我’这三个‘我’的循环论证或相互支撑中。而论证和线索就是知道,以知为准,且不论哪个‘我’知道的,怎么知道的。
    哲学在这里真正产生了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盛况。哲学家们可以在‘源我’、‘本我’、‘自我’这三个‘我’中任意挑选一个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主体或出发点。正是这种多层次、多意思、信息、语言形态、多中心的可选性使得古今中外的哲学呈现了多样性,也使得创建一个哲学与诋毁另一个哲学体系变得同样轻而易举。
    我在知道着,但在我知道其他之前,其他已经知道了我;在我做出哲学报告之前,我已经是这种报告了。哪里与我无关呢?哪里不是我呢?一切都在一条知道之链上,你的哲学想在哪一节上开花呢?
    这也是本小节要说的重点。

    3、  一切乃知。
    如果你指出某个哲学家所说的都是连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东西、指出他在他所论述的课题上无知或很无知,这都是所有做学问的人最不想听到的批评了,因为这是所有的批评中最致命的否定。
    在哲学中,人人都想把自己当作知道的最多、最完整、最正确、最真实的那一个。哲学上的相互比较就是看谁在知道着什么,同时也是在相互学习、开拓自己的知域。
    人类的哲学几乎都是在‘自我’的思维中用虚拟或抽象的意思、信息、语言搞出来的尽其所知的情况的总结文本,这样的哲学都一定有这样的二个特征:一、要告知其他的‘自我’思维,进行讨论,接受检讨,并反复修正。二、要无休止地再次感知‘本我’和‘源我’在告知着什么,以此检验自己的说法,据以改正。在这二条中,你自己修不修改并不紧要,因为自然会有后来人为你做修改的。
    这就好象二个人站在一块石头旁边各拿出自己的一套涉及到这块石头的哲学文本在相互检讨,并不时地停下来再看看这块石头是怎么说的。通过你的感知所接受的一切就是这块石头在告知的意思、信息、语言,就是这块石头说出的它的哲学文本。这种直接的、实在的意思、信息、语言文本一定有这样一个特征:它总是迫使你的文本做必要的修正,而不是相反。
    如果再有第三个哲人从天而降加入关于这块石头的所能够提出的所有问题的讨论,不管他又是使用什么语言思维和表述的,哪怕是地外语,这三位哲人和石头都一定首先建立了不假思索的相互知道的直接联系和对话,而这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对视就已经解决了哲学的基本存在问题了。然后是四位知者讨论哲学,其中的三位也用较高级的抽象语言的讨论。
    如果说一个哲人一睁开眼就知道着自己、也知道着另外的哲人和石头站在身边这个情况就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的话,那么以后的更多的思维和讨论并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增加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是存在?’并不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已经确立并据此追问更多问题、获知更多情况的话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完结了存在的确立,存在的根本答案就在此问题提出之前。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骑驴找驴’。在‘什么是存在?’这个问题上,哲人们一定首先骑在‘存在’上再去寻找‘存在’的理由和道理。这就是说,哲人们都平白无辜地坐地拥有‘知道’,继而开论‘知道了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哲人们谈论这样的问题:我感知到了这块石头,但这是不是石头告知的全部?我告知了那个哲人,但他是不是感知到了我所告诉的全部?关于‘不知道’,是否还可以说点什么?如果我死了,我还存在吗?石头还在吗?
    一切问题都诉求于知道,而你天生就是为此而生的。
    要解决一切问题,是靠最简单的直接知道、还是靠高级的思维知道?或是双管齐下、怎么感觉舒服就怎么搞?这都由着哲人们尽情地折腾吧。反正驴是已经早就骑上了的,再怎么折腾也掉不下来。因为所有的骑驴者实际上都是长在驴身上的驴毛。
    如果高级思维活动所获知的报告还仍然需要提交给较简单的知道过程去检验、还以最简单的感知和告知过程作为参照,那么这种思维功能在处理感知到的意思、信息、语言上还不是处在唯一的决定性的主导地位上,更多的时候只是提供了抽象概括、简化、浓缩、总结等等类似速记员的辅助功能,以便于信息储存和虚拟对话。高级思维活动的存在实际上应该是主要为了开创知域、刷新知态、改造存在的状况而设立的。在这个领域,高级思维就不再向任何别的知态负责,而只满意于自以为是,并促使世界为之改变。虽然在许多时候仍然还是受到简单知态的否定和拒绝,遭受的挫折也是随时发生的,但再离奇的哲学也宣告存在了,哪怕是虚拟的、抽象的存在。
    但总的来说,高级思维的高级之处不仅在获得感知的概括方面、还是在构思告知以创新世界方面都比简单低级的知态更加具有真实、持续和发展的特征,而且总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做不了主的、什么是自己可以当家的,即通常所说的理性。尽管高级思维有时候在求真方面更加荒谬、不切实际,在创新上更加疯狂、异想天开。高级思维知态意味着天马行空、绝对自由的穷极一切可能的尝试。能够创新就没必要拘泥于求知早先的真相,创新也是真相,也需要求知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创新。
    我这里的‘自我’所描绘出的‘源我’大自然、‘本我’生物组织结构、‘自我’高级思维这种类似金字塔的图景中还孕育着‘超我’的超高级的知态的产生。如果说这里的每个层次的划分都依据其意思、信息、语言交流的知态特征而分类,‘超我’的知态就意味着交流过程的更加抽象、更加概括、更加浓缩,总之更有知效。
    哲人们可以就他所知道的任何情况做任何样式的处理和分类、建立任何观点和系统说法,不管是天说还是道说、上帝说还是佛说、物质说还是精神说、客观说还是主观说、直观说还是逻辑说,只要他知道,并且说给你听使得你也知道且认同,告知给石头、石头也有预期的反应,这样的哲学没什么说的,那基本上就是全知了。如果他自己还在不停地修改、还有别人不同意、有的石头也不予理睬,这样的哲学就是一知半解,虽有成立的地方,但仍需继续努力,也就是继续求知、继续去学问能够告知的地方。
    哲学就是知道的总结。问题是:知道在你那里发生、交流、涌现了多少?
知,意味着什么问题都可以冒出来了,也可以确认一切东西了。什么是我?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思维?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知?去搞清楚就行,哪里的知道搞清楚了,哪里的知道就知道了。
    知,意味着最实在的东西也只是意思、信息、语言交流过程。或者说成认识、认知、知觉、现象、经验、存在、觉悟等等。
    知,意味着多方的参与,意味着差异和相互作用、联系、影响、交流是任何一种存在主张的前提。人、人的知与思不是唯一的主体。能够发言说出抽象哲学的人与仅仅具有简单知态的石头互为知道要素。相互有知,即为一体,从任意点通过任意路径连接到任意点。全知意味着全是、全有、全能。一切都是全知之身。任何个体都是能够相互知道的联系的总和,差异和边界只是某些特征的意思、信息、语言仅仅在某个范围里交流,而所有的差异又都统一或同一在知上。                                                                     
    知,意味着天然的活性、运动、变化和刷新,意味着起源和灭亡、自我否定以及再否定、矛盾、对立以及统一。人与石头是不同的生态,其起源和灭亡是不同生态的相互转化。
    知,是感知与告知的集合体、主体与客体的合一。感知为阴、告知为阳,合而为知、为道、为易。任何东西只是某种知态或知体。

    知,意味着识别、倾向、立场、属性、性质、意识。石头有意识。
    知,意味着要求无限的持续性和多样性。存在以及任何个体的意义就是知、更多知。生命、思维、超级思维都是知的持续性和多样性的积极体现。持续性的多样化发展就是整个存在的演化方向。
    知,意味着道德、逻辑、利益、价值、意义、美、神、真理。
知,故我在,故一切在。知是一切问题、命题、说法和发生的绝对预设,而且最终除了知之外一无所有。知即规定。
    一切乃知,知道在知道着知道,这就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就是唯知论。
    让我们在唯知论中对哲学做个简洁的统一论述:
    在知中,你知道了一些事情,你想说出来。从哪里开始说起呢?你有许多选择,可以从‘我’说起,‘我’有多大范围呢?你可以选择思维着的‘我’即‘自我’;你也可以选择生理知态的‘我’即‘本我’;你当然也可以选择与你那里有任何联系、作用、影响的所在作为‘源我’。 我在这里称此为‘自我’、‘本我’、‘源我’的,你想称作别的什么都可以,你有任何别的划分也可以。另外,你是以你这里感知到的情况为基准?还是以告知的情况为基准?在感知为准的说法里,又是以简单的低级感知为准呢、还是以复杂的高级思维为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以告知为准的说法里,是简单地把石头在桌子上一放、或是你用手向空中比划一下,让它自己说呢?还是你做个忠实的代言者,转述、传达、解说一下?当然这也就有了你这里的感知或想法掺杂于其中的嫌疑。但你也可以做的很客观,比如你喝下了很多酒,你脸色发红了,你不要动用什么思维并开口说出来,你的脸色已经在说、在告知了。
    或者,我们把以上的选择都推翻,重新选择。是以我这里已经知道的、且已经形成的观念或概念为准?比如物质说、精神说、知识说等等。还是以被认为仍为未知、不甚明了或可推理的所在为准?比如上帝、道、真主、神、佛法、自然规律、绝对精神等等。
    以上我所说的这些或许都可以称为理性思考,这样看来一切都似乎笼罩在这种思考之中、一切都以这种思考为准。这就引来了又一个重大选择问题:是一切都以理性思考说了算?还是理性思考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随时接受理性思考之外的检验的从属地位、以此显示其理性?或者兼容并蓄?换句话说,理性思考是应该指手画脚、还是俯首帖耳?或是忽沉忽浮?
    从另外一方面说,你是想把哲学做成纪实性的、还是创造性的?纪实性的以什么作为纪实标准?创造性的用来做什么?是用来指导开拓所有方面的更广的知域、还是仅仅供思维玩赏,就象小说、绘画和音乐的构思一样?
    所有这些都如同超市里货架上的可选物品或中药铺子里的草药一样供你随意拿取或舍弃,只要你拥有从天而降的合适的知态,你就可以搞出无数套哲学体系。你甚至可以搞个哲学作坊,根据顾客的要求来订制符合他口味的哲学体系。实际上人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如果说每部哲学的创作过程都是一样的:即先天或后天的意思、信息、语言交汇后的再表达。那么不管宇宙某处的任何哲学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同一条流水线出来的,就如同哲学的创作者、石头、汽水、鸡蛋、电视机被创作出来的过程一样,并且仍然都还是用于意思、信息、语言的交流,即知道。
    再回到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知道的不一定存在;存在的,不一定知道;不知道的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或者再加上这样的问题:除了知道,我们就没有别的了吗?
    好吧,知道的请回答。问题和回答都是知道的发生,问题和知道的情况有很多,但都诉求于知道,这是唯一的,就象你踏进任何未知的领域所能够获得的唯一结果就是:哦,原来是这样。
    关于统一哲学,我的体会是:不要向自己立的牌位磕头,即别把知道的东西立为根本,那样的话,你会发现别人也在把据他所知的东西立为根本。就把‘立’作为根本好了,这就是知,有知才有立。
    创作哲学的过程可能都遇到寻找起点或切入点的问题,‘寻找’就是起点和切入点。
哲学作为知道的全面概述,所有的知情者都应该有发言权,这也包括石头在内,而不独是具备高级抽象思维能力的个体才有话语权,即使具备这种高级话语权的个体也同样自觉地聆听和采信最低级的知态的个体的意思,甚至高级知态整个的就是低级知态的意思表达、意思合议。实际上相互知道或联系的所有个体已经构成着一个知态系统,个体是在这个系统中确立的,因此不管是产自黑格尔的观点、还是白格尔的看来,也无论是牛顿的认为、还是马顿的研究,当然也还有石头的意思或神的旨意,且不论事情大小,都要经过这个系统的认知和同意才能传播和被遵循。就是神指使一块石头,也要寄希望于它是感知体并同意照办。
    人知道自己是局部、是部分、是被产生的,但想要成为全部、想要再创造一切,唯一的实现道路就是去知道,不管是掌握过去还是把握未来。而知道之路是早就铺设好了的,人就是这样的路径的构件。
    因此有必要开设一门‘知学’,以包括主要从事知道总结的哲学、实施求知的科学、其他探知样式的宗教、神学、美学、道德学等等。对学问的最高评价就是全知,最低的即无知。
    偶尔听到两个小姑娘闲话,一个说:你长这么漂亮的脸是做什么的呢?就是给人看的!类似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就是给知道的。
    一切都是生而是知、生而有知、生而知之。
    如果你看不懂我所说的这些,你就试着用童心来阅读吧:一块石头就是一团说着的意思、信儿和话语。

其他文章:
《存在总论》
《存在的童话》
《神止步的地方》
《佛的真相》
《在‘拈花一笑’中把佛收了吧》
《政治经济学前传》
《论统一世界》
《真理的终结》

[培训]内核驱动高级班,冲击BAT一流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周日13:00-18:00直播授课

收藏
免费 0
支持
分享
最新回复 (0)
游客
登录 | 注册 方可回帖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