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棱镜门”后续解读:国内信息安全五大盲区
-
发表于:
2013-6-21 15:43
3022
-
新闻链接:http://tech.ifeng.com/internet/special/us-eavesdrop/content-3/detail_2013_06/21/26666991_0.shtml
新闻时间:2013年06月21日 15:06
新闻正文:
近期,一位名为爱德华·斯诺登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在香港露面,并向媒体披露了一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暴露在公众视线当中。
据了解,“棱镜”项目涉及美国情报机构在互联网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10类主要信息进行监听,其中有电邮信息、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细节。
瑞星安全专家指出,“棱镜”项目的曝光为国内企业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暴露出我国企业信息安全至少存在五大盲区。
盲区一:国内政企盲目选择国外电子产品
目前,国内政府和企业对外国品牌的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产品过分依赖。据媒体报道,涉及“棱镜门”的思科产品在国内163、169两大主干通讯网络中占据了70%以上份额,把持了所有超级核心节点。
很多政企选择信任外国产品都是出于高性能的考量,然而不知不觉间,这些外国厂商却成为了企业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瑞星安全专家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任何电子信息类产品都有被植入后门、窃取用户情报的可能。”
盲区二: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基本为零
当前国际信息对抗日趋严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然而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建设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简单安装杀毒软件的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只是用信息安全产品搭建一个堡垒,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瑞星安全专家指出。
盲区三:BYOD将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的致命伤
BYOD是指企业允许员工将自有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企业内网。
美国情报机构拥有非常完备的信息保全制度,但仍无法拦住斯诺登将机密文件拷贝至自己的设备,这与BYOD不无关系。由此可见,拥有周密制度的专业机构尚且无法规避信息泄露,国内毫无防御方案的企业,更时刻面临着信息安全危机。
盲区四:新科技、新应用隐藏巨大风险
近年来,新科技、新应用发展迅速,这也为企业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未知风险。
瑞星安全专家解释,“举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黑客或企业内鬼可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全程监听企业内部的信息。所以,即使不接入企业内网,黑客、企业内鬼及竞争对手(或国家)的情报部门都可能利用智能终端设备来获取企业机密情报。”
盲区五:云端服务器风险不容忽视
“棱镜”项目中,提到美国有九家互联网巨头向情报机构开放了服务器,以便监视个人、企业及他国的互联网行为。“云技术应用带来的巨大安全风险由此可见一斑”。
瑞星安全专家表示,云技术以节省本地资源、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受到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追捧。然而一旦云端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或服务器和云端系统供应商在系统中留有后门,企业信息安全将成为一纸空谈。
注:本文中所提及的企业信息安全包括政府部门、传统企业及互联网企业等。
[注意]APP应用上架合规检测服务,协助应用顺利上架!